来源:舌尖上的美食攻略 时间:2023-08-12 05:13:49
一个省内的“互不认同”能严重到什么程度。
除了大名鼎鼎的内斗省江苏, 南北跨度长达863千米的陕西 也丝毫不逊色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传统的陕西印象 @摄图网、《那年花开月正圆》
说起陕西,省外的人大都会想起 西安、兵马俑、窑洞、秦腔、黄土高坡 、头上扎的 羊肚肚手巾 还有震天响的 安塞腰鼓 ……
一时半会掰不过来的刻板印象,让陕北、关中人民叹气,
但谁也比不过陕南人的心塞,即使是满口的“错误答案”也一个都与陕南无关。 存在感几乎为0 ,以至于身边的陕南朋友都已经不想去辩解。
图自@汉中市旅游
被秦岭隔出来的“世外桃源” 图自@摄图网
图自@青木川古镇旅游
但这也不能怪外省的朋友,着实是 陕南实在太不“陕西” 。
从地域上看,它是 实打实的南方 ,地处秦岭以南,水资源丰富,提供了南水北调中线 70% 的水源;
高处俯瞰, 柔和的山水线条 间点缀着几艘小船;遍布的 梯田 、水稻;拥有青石板、烟雨巷、明清古建的 古镇 ,很难不想起 江南 。
@摄图网
@留坝旅游
近些年才开始完善交通网,没有游客的过多参与让 原生态风光 俯拾皆是。
古蜀道、悬索桥、茶马古道、明清梯田、山间古刹……让恩施一炮打响的 碧绿水潭漂浮船 在这也有同款;
近几年才发现的 留坝 一经面世就引爆了旅游圈。
过于好的生态,让这里甚至成立了 中国首个野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。
既有巴蜀之雄浑刚强,又有荆楚之柔媚清丽,也有三秦之古朴粗犷,还有中原文化的质朴通达。 走进汉中,就连方言也带着一股子川味。
@央视《味道》
就连吃,陕南也自成一派 ,融合多地特色,关中的面食在这里衍生出别样风味,川渝流行的串串在这里也能找到翻版。
山野的灵气让简单一盘炒蔬菜、一锅糊汤饭也香气逼人,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。
西安朋友发朋友圈说自己自驾出来玩,仿佛跨了省一般来到了南方。
别说陕西省了,
就连同属陕南的三个市也差别巨大
山环水绕让陕南分割出了多个小桃源,靠近四川、甘肃的汉中,靠近川渝、湖北的安康和靠近湖北、河南的商洛,景色和美食都大不相同。
汉中
一碗热面皮征服大江南北
陕南最出圈的城市,没有之一。
曾风靡一时的 《武林外传》 佟掌柜就来自这里,人人都能哼上两句的《我的滑板鞋》,演唱者约瑟翰·庞麦郎也生在这里。
@摄图网
汉家发祥地,文物古迹众多 。青木川古镇、武侯墓、森林公园、石门栈道、淳朴古村……虽然位于中国西部,但却拥有与江南同样的秀色。是 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 。
/热面皮/
@《早餐中国》
据说始于秦汉时期的热面皮,是汉中的美食代表,也是汉中人永远吃不腻的家乡味。
面皮的制作说起来没那么复杂:
每日鲜制的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,趁热抹上菜籽油,切成条状,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、盐、醋、酱油、蒜泥水等佐料,拌匀食用。
@《早餐中国》
但又处处是讲究:
比如 米一定要是当地的桂朝米 ,蒸后 光滑筋道 ;美味灵魂油辣子则要用 凤县线椒+朝天椒 给辣味保障。
碗里一定要铺上配菜(底垫子),黄豆芽、土豆丝、黄瓜丝、胡萝卜丝……吃到嘴里增加清爽口感和咀嚼的快感。
@《早餐中国》
米浆制成让热面皮 无敌软糯 ,跟关中的凉皮完全不一样。每一次咀嚼都让牙齿“深陷温柔乡”。
切得 比凉皮宽得多 一筷子嚼到嘴里幸福感满满。
《早餐中国》取景地在城固 刘家面皮 ,但评价一般
汉中城里最出名的 张明富面皮店、邓慧民 面皮 口味各有千秋
/菜豆腐/
▲ 菜豆腐煮节节
▲ 搭配着吃的配菜 @央视《味道》
与普通豆腐不同,菜豆腐点豆腐时用的是 特制的酸浆水 ,吃起来有自己独特的酸味。但不是那种让人皱眉的酸味,而是可以细品,余味悠长的淡淡酸味。
对于汉中人来说, 菜豆腐几乎是万能的 ,配面皮、炖鸡汤、熬米粥、煮节节都可以加入菜豆腐成就独特风味。
一般面皮店都会搭档出售菜豆腐
/汉中锅贴/
@《早餐中国》
这种汉中特有的锅贴,老辈人都叫它锅边油花子,后来被简称为锅贴。
@《早餐中国》
不包肉馅,做法有些像花卷 ,老面+碱发酵5小时,擀成薄面片,里面抹上油、盐、花椒粉等作料,再卷成长细的卷,把这样“卷子”并排放进大锅里面。
从形状就和传统的锅贴区分开来。
@《早餐中国》
锅也不是平底锅,就是传统的大锅, 水+菜籽油 ,半焖半炸。
分软脆两种。
软的熟透后就捞出来,绵软但又带上了油香。
脆的就要多炸一会,炸到外皮又酥又脆,锻炼牙口。
吃到不肯放手 @《早餐中国》
一定要趁热吃,色泽金黄,香气扑鼻。
一入口先是席卷而来的面香,之后再是核桃芝麻五香粉的馅香,不同味道在嘴里融合,咽下肚依旧唇齿留香。
张家纯菜油锅贴 :汉中市太白路段金地大酒店与天爷庙巷交接处
/麻辣鸡/
@《七女秀陕西》
毗邻四川,让汉中宁强县诞生了川渝味道极为浓厚的麻辣鸡。
本地黑脚鸡 , 先炒再腌再煮 ,熟后捞出放凉表面刷上芝麻油。
工序看似很多,但经验丰富的厨师们就是可以 入味的同时保持鸡肉本身的嫩度 。
图自@汉中视点
点单之后加入调味汁一起拌, 油泼辣子是香气关键 。辣得开心,麻得舒坦。第一口平平无奇,越吃越上瘾。
小芳正宗宁强麻辣鸡 :汉台区东大街118号
/略阳乌鸡/
▲ 野生板栗炖乌鸡
▲ 菜豆腐乌鸡汤
▲ 辣子炒乌鸡 @央视《味道》
山灵水秀,让略阳乌鸡成为了中国四大乌鸡之一 ,肉质细嫩,味道浓香。
为了不辜负乌鸡的好品质,汉中人不断挖掘着乌鸡的最佳做法,辣子鸡、炖乌鸡,卤水鸡什锦、铁锅焖乌鸡等都是无上的美味。
/大鲵/
▲ 烤大鲵串 @央视《味道》
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汉中成为中国大鲵之乡 ,在极佳的水质中自然生长的大鲵肉质细嫩、味道鲜美,因为营养价值极高,被誉为\"水中人参\"。
除了最为平常的炖鱼和炒鱼,汉中还有风味独特的 烤大鲵串 ,选肋下最好的肉和青椒蒜串在一起烤制,味道极为诱人。
▲ 纸包鱼 @央视《味道》
能最大限度锁住鲜美的 纸包鱼 在汉中也极受欢迎。根据烹饪方法的不同,你甚至还能找到蒜香、椒香、泡椒、豆豉等多种口味的纸包鱼。
安康
远古族系巴人美食智慧仍在闪光
小红书@_LIUJIAMIN
西康高速、铁路贯通,让安康全面融入西安2小时经济圈,成为了“西安后花园”。
秦巴腹地,汉水之滨,超棒的生态环境让安康成为了 中国十大宜居小城 。
小红书@迷途的小柒
梯田、古镇、古墓、庙、观、堂……自有韵味。用石板叠房子的紫阳被贾平凹赞美道“有如重庆之盘旋,却比重庆更迷丽”。
/蒸面/
图自@安康旅游
品尝安康,得从代表性的蒸面开始。
把面粉加水和少许盐,调成面浆放入锅中蒸熟,刷上香油用刀切成面条。
碗里垫上黄豆芽,放蒸面,浇蒜泥、芝麻酱、油泼辣子……
图自抖音@秦巴忆味 秦巴奶奶
美味灵魂在于特制醋汤 ,不能直接用生醋,而是要将生醋和酱油、花椒、肉桂、八角等十多种调味料一起熬制。
浓缩而成的醋汤 有醋香但又没有生醋的寡酸刺激 ,各种调味的香气也完美融入,只需两勺醋汤就能让蒸面变得美味异常。
/紫阳蒸盆子/
已经成为非遗的 紫阳蒸盆子 ,也是安康的美食宝藏。
传统的紫阳蒸盆子 主要用料全部都要求当地产 ,猪蹄、土鸡、莲藕、红白萝卜、木耳、香菇、蛋饺……放入锅中隔火而蒸。
上桌肉香四溢,多样配菜的加入让它丰富不油腻,尝一口汤就知道这一锅的滋补。
莲花实业 :大桥路2号金苑大厦
/岚皋吊罐肉/
图自@安康旅游
位于巴山腹地的安康岚皋县,至今仍沿袭着 古代巴人烹制美食的工具——吊罐 。
靠山吃山,放进吊罐里的通常为自家的牛羊肉、“跑山猪”和林下土鸡,
配以野生的川穹、鹿含草、细辛、广三七等佐料,还可以再放入干洋芋果果、干竹笋等山货。
图自@安康旅游
一个个吊罐用索搭勾置于半空中, 降,可以猛火炖煮。升,可以文火慢煨 。吊罐的圆腹底能使受热面最大化。
因此,也能 最大限度地激发出食材的美味 。
张岭王老五麻辣烫
麻辣烫虽然不是安康特色,但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安康人离不开的日常美食。
张岭这一带麻辣烫扎推 。王老五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家。
不是东北的麻辣烫,而是川渝风的串串,自选锅底、串串,自己烫煮蘸上自己喜欢的蘸料。
一些夹馍小摊还有 麻辣烫夹馍 ,自己抽签签的仪式感让人印象深刻。
地址:张岭市场路与水电路交叉口西南100米
@秦巴忆味 秦巴奶奶
想知道更多安康美食,可以关注 抖音博主@秦巴忆味 秦巴奶奶 ,与你分享秦巴奶奶的私房菜,以及这对老夫妻的神仙爱情。
你可以看到 原汁原味的安康乡村传统菜肴 ,自制油泼辣子、酸坛子泡菜、面鱼儿、浆水面、烩面片、蒸面、红烧猪蹄、牛肉米线、红糖糍粑、水煮肉片……
农家传统土灶+奶奶的手艺 ,隔着屏幕就能知道它的美味。
你可以看到 向往的田园生活 ,四季变化的花木风景,潺潺的溪流、葱郁的森林,恬静的岁月;
你也可以看到 相濡以沫的温暖爱情 ,爷爷奶奶相守一辈子,只要出现在镜头里就能形成爱的磁场,让人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。
商洛
“洋芋糊汤疙瘩火,除了神仙就是我”
图自@摄图网
“秦岭最美是商洛” 这一宣传语就道出了这个城市的底气。
生龙寨、古墓、文庙、丰阳塔、城垣、老君山、玉虚洞、牛背梁、柞水溶洞、丹江漂流……一年四季都有无数风景。
丰富的资源和湿润的气质 让出生在商洛的 贾平凹先生 行文间也有了江南多见的余裕。
比如他讲他的故乡:
“商洛在秦之头、楚之尾,秦岭上空的鸟是丹江里的鱼穿上了羽毛,丹江里的鱼是秦岭上空的脱了羽毛的鸟,它们是天地间最自在的。我就是从这块地里冒出来的一股气,幻变着形态和色彩。”
这样的文字就绝不可能出现在出生于陕北的路遥笔下。
/水煎包/
图自@商洛微帮
商洛游子出门在外最想念的家乡美食之一 。包馅以红薯粉条,韭菜豆腐为主。
最大的特色是 吃的时候浇进去的辣椒汁 ,浇得满满的,入口满是油香,但不会油腻,每一口都是香辣的结合。
/黑擀面皮/
市面上比较少见的黑擀面皮,经过特殊的发酵之后,加入了 黑芝麻 炒制而成,口感筋道,醇香,软、薄。
凉拌调味时还会再加入碾碎的熟芝麻,真正的 口齿留香 。
/商州糍粑/
图自 @吃货在西安
图自 @美丽商州
特别之处在于不是用糯米,而是用洋芋制成。
新鲜的洋芋刮皮洗净后蒸熟,然后就开始抡锤子“砸糍粑”,等洋芋渐渐变成晶亮且有了一定黏度后,就完成。可以凉拌,冬天也可以放进热汤里吃。
/香苜蓿粉蒸肉/
图自@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
粉蒸肉大家应该都吃过。商洛丹凤县的粉蒸肉特别之处就在于 会加入当地特色的香料——香苜蓿。
肉香和香苜蓿的植物香气混合,别有一番风味。
/糊汤/
图自 @在商洛
贾平凹先生2015年还被网友偶遇在商洛吃 糊汤 ,被写进书里的洋芋糊汤,其实就是玉米糁熬糊汤,里面放几个洋芋块,上桌后配上酸菜一起吃。
超级简单质朴,但 浓郁的粗粮甜香 让人一口接一口喝到停不下来,如果你曾经喝过,那你一定就懂得为什么商洛人一代接一代对它着迷。
新消息丨王传福警告: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 未来3-5年将发生大变革!什么信号?
泡泡玛特斥资1257.48万港元回购75万股股份-全球观速讯
全球实时:促进全国诊疗水平提升,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诊疗项目正式启动